交互設計遵循哪些原則(人機交互設計原則和指導方針?)
人機交互設計原則和指導方針?人機交互設計原理1、應用儲存在外界和頭腦中的知識。如果能在外界找到完成任務所需的知識,用戶會學得更快,操作更容易。但是當外部知識和可能的運算結果之間沒有自然的、容易解釋的關

人機交互設計原則和指導方針?
人機交互設計原理
1、應用儲存在外界和頭腦中的知識。
如果能在外界找到完成任務所需的知識,用戶會學得更快,操作更容易。但是當外部知識和可能的運算結果之間沒有自然的、容易解釋的關系時,這種知識就沒有用了。
但必須注意的是,如果用戶能夠將自己需要的知識內化,即儲存在腦海中,操作起來會更快更高效。因此,設計應該允許用戶將外部知識和頭腦中的知識結合起來,用戶可以根據情況決定使用哪種知識,必要時可以在外部知識和頭腦中的知識之間建立互補關系。
人機交互設計原理
2.簡化任務結構
設計師要簡化產品的操作方式,通過新技術重組復雜的操作。
因此,設計師必須關注人的心理特征,考慮人的短時記憶、長時記憶和注意力的局限性。由于短時記憶的限制,一個人一次只能記住五條獨立的信息。如果有必要,系統應該提供技術幫助,以增加用戶的短期記憶。長時記憶的局限性決定了,如果信息具有某種意義,并且能夠整合到一個概念框架中,人們就能更容易、更牢固地記住這些信息。從長期記憶中提取信息的過程既緩慢又容易出錯。所以存在于外界的信息非常重要。他們可以提醒我們做什么和如何做。人的注意力也嚴重受限,系統要盡量減少操作過程中的干擾。
3.注意可見性,消除實施階段和評估階段之間的差距。
設計師注重可見性,讓用戶在實現階段就明白能做什么,怎么做,在評估階段就能看到結果是什么。
設計者還要注意操作行為和操作意圖的匹配,讓用戶在操作時容易看到和理解系統的狀態,即操作結果要清晰顯示。
4.建立正確的匹配關系。
設計師應該使用自然匹配來確保用戶看到以下關系:
1)操作意圖與可能操作行為的關系。
2)操作行為與操作效果的關系
3)系統的實際狀態與用戶通過視覺、聽覺、觸覺感知的系統狀態之間的關系。
4)感知的系統狀態與用戶的需求、意圖和希望之間的關系。
5、利用自然和人為的制約。
我們要利用各種限制因素,讓使用者只能看到一種可能的操作方法,也就是正確的操作方法。
6.考慮可能的人為錯誤。
設計者應考慮用戶所有可能的操作錯誤,并對各種錯誤采取相應的預防或處置措施。想象一下,用戶視圖正確的做每一個操作,錯誤只會因為對操作的理解不完整或者不恰當而發生。只要把用戶的操作過程看作是產品與用戶之間自然的、建設性對話的一部分,就盡量支持,而不是在對話中打擊用戶做出的回應,讓用戶發現錯誤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,讓用戶更容易取消操作,讓系統恢復到之前的狀態。還要故意增加那些不可逆操作的難度。
7.如果不能達到以上幾點,就采用標準化。
如果在設計某個產品的時候,無法避免隨機的匹配關系和操作上的困難,那么只有一個選擇——標準化。我們可以對產品的操作步驟、操作結果、外觀、展示方式進行改造,或者對產品及其問題進行標準化,建立一套國際標準。